寧波市“分質供水”一年置換自來水近億噸
寧波市“分質供水”一年置換自來水近億噸:2008年12月,總投資約13億元的姚江工業水廠正式建成通水,輸水主干線長45.5公里,管線途經江北、鎮海、北侖三個區,標志著寧波市“分質供水”時代已經來臨。水廠取用姚江水為原水,處理工藝流程幾乎與自來水制水工藝一模一樣,出廠水質接近生活飲用水標準,但水價只需每噸2.34元,比自來水便宜了近一半。但是這樣價廉物美的大工業用水,在建成后的幾年里卻乏人問津。“這種尷尬局面從2014年起開始漸漸轉變。”市供排水集團工業供水公司總經理邵興華說,一方面由于水資源緊缺,大工業企業有用水的客觀需求;另一方面,大工業用水也日漸為大工業企業所認知。
2016年4月13日,工業供水青峙支線順利通過竣工驗收,標志著僅青峙一地每天就能“喝”上10萬噸的上等工業水;2016年11月17日,大榭開發區工業供水項目的輸水管線正式完成割接,具備全線通水能力,大榭的企業就此“喝”上了來自姚江的專屬工業水,企業與島內居民“搶水喝”的矛盾順利破解。
據了解,姚江工業水廠2012年供水量為4844萬噸,日均供水13萬噸;2014年供水量上升至19萬噸/日、2015年已達26萬噸/日;2016年全年供水量高達9840萬噸,日均供水量近27萬噸,*高日供水34.92萬噸,水質綜合合格率100%,水壓綜合合格率100%,目前已成功為鎮海煉化、鎮海電廠、臺塑熱電、寧波鋼鐵等16家大型工業企業實現供水,客戶數量正隨工業供水管線的延伸不斷拓展中,呈直線向好趨勢,“讓水于民”逐漸開始深入人心。
總輸水管線也從2012年的56公里(包括10個標段主線和6個支線),上升至2016年的80公里(包括11個標段主線和8個支線)。水處理工藝方面,從過去礬、液氯凈化水,到現在用次氯酸納、高錳酸鉀和礬綜合凈化水,水質更加穩定**;利用國內外*先進的檢測儀器進行42項水質跟蹤檢測;所有新鋪管道都用球墨鑄鐵管和鋼管……可以說這五年來寧波工業供水步履不停。
這種跨區域“分質供水、優水優用”的供水模式在國內尚無典型范本,因此寧波的舉措無疑將起到一種示范作用。面對工業供水的“香餑餑”,市供排水集團正大力推進鄞東工業水廠(40萬噸/日)的前期調研工作,目前已完成廠址考查工作,形成水源論證報告。“到2020年,集團工業供水量將達到35萬噸/日。”市供排水集團董事長柳成蔭表示,“我們將從**性、可靠性及適度超前性出發,科學規劃工業供水系統布局,將‘優水優用’提高到寧波合理分配水資源、實現整個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高度,力爭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工業水老用戶鎮海煉化公司相關負責人也介紹,企業每日用工業水8萬噸至10萬噸,僅水費一項每年就可節約成本6000萬元以上,大大降低了生產運營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