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
去離子水設備反滲透水處理系統故障
日期:2025-02-05 16:10
瀏覽次數:3516
摘要:
去離子水設備反滲透水處理系統故障概述
產水量和脫鹽率是去離子水反滲透、納濾系統的基本性能參數,如果這兩項指標達不到系統原設計要求,產水量小或者脫鹽率低,就需要找到問題發生的原因。由于進水TDS和溫度的波動以及系統機械性能等原因,即使完全沒有污染傾向的系統,基本性能指標也會在小范圍波動。下面是我們判別系統運行出現故障的參考標準值。
A、參考指標
反滲透、納濾系統的主要性能參數變化達到以下指標范圍時,要及時進行故障分析,并進行相應的處理。
● 在正常給水壓力下,產水量較正常值下降10~15%;
● 為維持正常的產水量,經溫度校正后的給水壓力增加10~15%;
● 產水水質降低10~15%(產水電導率增加10~15%;)
● 給水壓力增加10~15%;
B、 設計提示
預防故障*好的辦法是從開始就排除發生故障的可能,在進行系統設計時盡量考慮周全:
● 設計系統時要依據完整的水質分析。對于地表水源要考慮到季節變化的影響,對于普通市政水源要考慮到原水變化的影響,要確認拿到的報告是*新的有效數據。
● 測定RO進水的SDI值,確定膠體污染的可能性。
● 存在污染的可能時,一定要選擇較為保守的系統通量。水質潔凈的地下水的設計通量可以高一些,地表水的設計通量一定不要超過設計導則規定的數值。
● 選擇較為保守的系統回收率?;厥章瘦^低時濃水的污染物濃度也相應較低。
● 選擇較為保守的系統回收率?;厥章瘦^低時濃水的污染物濃度也相應較低。
● 膜元件的錯流速率要盡量大。較高的錯流速率能增加鹽分和污染物向進水水流的擴散,降低膜面的濃度。
● 選擇適當的膜元件類型。對于比較復雜地表水和廢水來說,低污染LFC膜比CPA膜更為適用。
C、 故障原因基本類型
系統發生產水量減少和水質下降問題的原因比較復雜,可以簡單歸納出幾種類型:
1)進水TDS增加、水溫波動、運行參數調整等原因造成的性能變化不屬于故障范圍。
2)系統硬件故障:O型圈密封泄漏、膜氧化、機械故障等;需要更換或修理故障元器件。如果是膜氧化,要找到氧化的原因,消除氧化劑來源,更換膜元件。
3)膜污染:膜污染是處理系統故障的核心工作,需要確定污染物類型、污染程度和污染分布,在此基礎上進行清洗恢復。
4)系統設計失誤,系統設計問題可能與前面的幾項都有關。對于有設計失誤的系統,在恢復系統元器件性能之后,一定要對系統進行改造,糾正原有錯誤設計或運行參數。
D、 運行參數對系統性能的影響
在系統發生問題時,首先要做的是確認問題的性質,消除溫度、進水TDS、產水量和回收率的影響,獲得標準化性能參數。依據上述標準判斷系統是否處于故障狀態,是不是發生了膜污染。
系統操作參數的變化對與系統的性能有影響。比如, TDS每增加100ppm,由于滲透壓增加了,進水壓力要增加0.07bar,產水電導也會相應上升。進水溫度增加6.6℃,進水壓力降低15%。提高回收率會提高濃水濃度和產水電導(回收率為50%、75%和90%時,濃水的濃度分別為進水的2倍、4倍和10倍)。在回收率相同時,降低產水量會提高產水電導,原因是用來稀釋透過鹽分的水量少了。
以下將列舉的是運行參數對膜的性能有正常影響,這些影響可能會導致產水流量和水質的下降。
產水量下降
下列運行參數的變化將降低系統中膜的實際產水量:
● 進水泵壓力不變時進水溫度下降;
● 用節流閥降低RO進水壓力;
● 進水泵壓力不變時增加產水背壓;
● 進水TDS(或電導率)增加,這會增加產水通過膜時所必須克服的滲透壓;
● 系統回收率增加,這會增加系統的平均進水/濃水的TDS,從而增加滲透壓;
● 膜表面發生污染;
● 進水流道網格的污染導致進水-濃水壓力降(ΔP)增加,從而降低了元件末端的NDP(凈驅動壓力)。
產水品質下降
下列運行參數變化會導致實際產水水質劣化,即產水的TDS和電導率增加:
● 進水溫度上升時通過調節運行參數保持系統產水量不變;
● 系統產水量下降,這會降低膜通量,導致原來稀釋透過膜的鹽分所需的純水量減少;
● 進水TDS(或電導率)增加,脫鹽率不變,但產水鹽度隨之增加;
● 系統回收率增加,這會增加系統的進水/濃水TDS濃度;
● 膜面污染;
● O型圈密封損壞;
● 望遠鏡現象,進水—濃水壓力降過大,膜元件外皮脫落;
● 膜面損壞(比如受到氯的影響)致使膜的透鹽率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