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探索建立長江生態檢察官制度 保護三峽生態環境
重慶探索建立長江生態檢察官制度 保護三峽生態環境:9月13日,重慶市檢察院**分院長江生態檢察官辦公室揭牌成立,這標志著保護長江上游三峽庫區腹心地帶生態環境的長江生態檢察官制度在重慶市確立,該市運用司法手段系統性保護長江生態環境邁出了堅實一步。
重慶市檢察院**分院管轄的萬州區、開州區、梁平縣等9區縣,均位于長江上游三峽庫區腹心地帶,長江干流、支流橫貫境內,總長度達到1619.6千米,長江三峽中有名的瞿塘峽、巫峽和小三峽均在其中。
“我們轄區的長江生態保護任務非常重。”重慶市檢察院**分院檢察長劉晴坦言,由于以往受限于行政區域劃分,對長江生態保護的工作往往呈現一種碎片化狀態。河流生態系統是一個連續、有機的綜合生態系統,因此司法保護也理應采取一種系統而立體的綜合保護機制。
基于此,該院探索建立長江生態檢察官制度,在分院和各區縣檢察院兩個層級,成立由檢察長擔任組長的長江生態檢察工作領導小組,選拔“生態檢察官”組建“長江生態檢察官人才庫”。
該院副檢察長鐘曉云介紹,這項制度將進一步促進檢察機關以零容忍的態度,認真履行批捕、起訴、民事行政、公益訴訟職能,依法辦理涉嫌污染環境、破壞生態的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訴訟案件。
“要實現長江上游生態環保的司法立體保護,必先破除以往‘自掃門前雪’的做法。”鐘曉云表示,對于跨區域的重大環保案件,長江生態檢察官將提前介入,統一受理、統一審查、統一量刑標準。
不僅破除了制度藩籬,該制度還提出,以該院轄區內長江干流和支流為縱軸線,圍繞水面、水中、水下以及沿岸林、地、湖、草、水體、庫岸生態資源,充分履行生態檢察職能,實現保護全覆蓋,從而保護長江及三峽庫區青山綠水。
尤值一提的是,長江生態檢察官制度將找準公益訴訟與生態環保結合點,推動生態環保檢察公益訴訟工作有效開展。劉晴表示,今后,侵害轄區長江水資源、岸線資源、森林草場和濕地領域公共利益的行為,將成為長江生態檢察官公益訴訟工作的重點。該制度將進一步發揮出公益訴訟在生態保護方面的效能。